发布日期:2025-03-31 17:02:09 点击次数:39
在南通市蓝领技工学校崇川校区,一栋红砖教学楼里传来清脆的讲课声。循着声音望去,黄琦老师正拄着拐杖,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着英语单词。她的左脚骨折不能着地,但脊背依旧挺得笔直,仿佛那根拐杖早已与三尺讲台长在了一起。
一、意外降临时的第一反应
开学前的一天,黄琦老师不慎台阶踩空。被父母背到医院时,她看医生的时候还反复念叨:"明天还有四节英语课......"骨折的诊断书都没能让她安心休养,休息了一天,拄着拐杖便迫不及待的返回学校。校领导的再三劝阻、医生不住叮咛也拦不住黄老师坚守岗位的决心。她说:“我的学生离不开我,我耽误的时间越长,对我的学生影响就越大。”
二、拐杖撑起的教育坚守
返校那天清晨,黄老师把拐杖靠在教室门边,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到校。她婉拒了学校安排的代课教师:"每个孩子的薄弱环节都在我心里装着。"当左腿因久站肿胀时,她就坐在学生搬来的椅子上继续讲解;板书够不到高处,前排学生总会默契地接过粉笔。上课、下课、查宿舍黄琦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穿梭在校园里,勾勒出校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。对于黄琦的坚持,她的同事和学生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。他们帮她提前准备教学资料、搀扶她上下课、给她打饭,把心疼牵挂融入到行动中。最动人的画面出现在课间,班上的孩子们自发组成"护师小队",搀扶她去办公室的身影,成了校园里最温暖的风景。
夕阳为教室镀上金边时,黄琦老师扶着讲台做课堂总结。四十双亮晶晶的眼睛里,充满对知识的渴望。拐杖与地面碰撞的笃笃声,和着少年们清亮的读书声,在春日的校园里轻轻回响。这声音穿过斑驳的窗棂,惊醒了沉睡的紫藤花苞——原来最美的教育姿态,从来不是站立的高度,而是心灵的温度。
上一篇:我校隆重举行2016级毕业汇报演出
下一篇:没有了!